當陳菊還是勞委員的長官時我本對她期望很高,她非常有智慧的選擇馬來西亞外勞作為其碩士研究的對象,但卻沒有膽識的加以複製。也許大家都認為要考察研究理應到歐美先進國家去進行,或是選新加坡也總比馬來西亞好!然而大家也許不知道,馬來西亞人口和我國相當,他也曾經是世界各國加工廠之選擇。廿年後因人民生活水平提昇,勞工福利改善,已漸漸失去加工廠的優勢條件,在許多工廠開始預遷移的時候,馬來西亞定下了一系列外勞相關法案,讓其國內之經濟保持成長。
馬來西亞人口和台灣人口相當,約兩千多萬,但合法之外勞約兩百多萬,佔人民的10%,而非法有兩、三百萬,比合法外勞之人數還多。馬來西亞人卻沒有因外勞的引進搶走了國民之工作機會,反而帶給他們另一種經濟效益。馬來西亞政府更是半隻眼睛閉目下,讓這些非法勞工繼續存在,因為這些外勞對馬來西亞的經濟和人民之生計的影響甚遠!
首先就農業開始,馬來西亞資源豐富,尤其是棕櫚油和橡膠國,曾是國家經濟命脈,在英國殖民時代就因割取橡膠乳汁過分辛苦而引入大量印度外勞。廿年前因棕櫚的價格高漲,收成簡易,更在沒人願意在橡膠園勞苦工作,漸漸改種棕櫚樹,因此其橡膠王國的地位漸漸被較低薪資的泰國所取代,許多橡膠園也因此荒廢。這幾年馬來西亞的橡膠園又開始活絡起來,原因之一是橡膠價格高漲,另一個原是就是橡膠園開始引入大批緬甸低工資的外勞。當地民眾的運輸業開始活絡,橡膠買賣市場又恢復。這些外勞雖然搶走了割橡膠的工作,卻帶來其他之工作機會(外勞沒法取代之工作),更何況這些工作本來就因為工資過低,本地勞工不想作,工資太高成本比不上泰國而荒廢,如今又帶給馬來西亞另一收入。
目前棕櫚樹業也開始面臨沒有勞工之窘境,因為必須漫長的住在大片的棕櫚林中,除了必須要忍耐文蟲之侵襲,工資低廉外,更必須生活在苦悶的孤獨森林中,本地勞工都不願在此工作,地主或園主本身也不願長期在這裡看守,除了收成期外,都請外勞代勞。收成時才需要運輸業進入。因此這兩種就業機會就由外勞替代,而帶來本勞之運輸工作機會。如沒有外勞,生產品會不具競爭而荒廢,而本地勞工也失去了運輸就業機,園主失去收入,政府失去稅收,國家失去外匯,影響之大影響之深並無法從外表可以看出來,更不會是那諸公立委和民主意識形態的民意代表所能知曉。假如部分大型農業(如生產生植燃料之農作物)可以開放外勞工作,不但能增加農作物產量,也可以降低成本,為我國帶來另一種低價之能源和產業鏈。
再來了解一下製造業,外資工廠當時到馬來西亞投資置廠主要是因為工資便宜,稅務利誘,和各種便利完善之公共設施。然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以工資低廉為主,廿年後這個條件不再,外資工廠逐漸遷移,把廠移到鄰近的泰國和越南。馬來西亞政府開始覺察到它的嚴重性,開始部分工廠開放外勞。外資又再次可以享受低勞資,且泰國政治不穩定,越南情勢也未明,許多外資廠不但留下,更增資蓋廠。看看這時馬來西亞的勞工是否有因此工作機會流失呢?沒有!因為幹部階層、管理階層、研究階層、和高技術階層員工,需要高品質的職員,還是聘請馬來西亞當地員工,且因廠房擴建、新投資加入,更增加職缺。馬來西亞人民普遍性教育程度都有一定的水平,一些勞力和時間長的工作已經不適合他們,「職階升級」的理念在引進外勞後反而留住外資工廠、本國勞工升級、更增加了外勞當地消費,各類一般民生和運輸反而蓬勃發展。在台灣,越南餐廳、印尼雜貨店、菲律賓雜貨店全省可見,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。假如不開放外勞,外資工廠外移後,那本國主管及幹部級勞工也跟著失業,一去不複返。如今台商外移的慘痛經驗就是政策失敗的最好證明。
在馬來西亞,您可以吃到相當便宜的飲食,也是其觀光元素之一,而其背後之功臣,外勞也得記上一筆,便宜的原料(外勞農民)加上便宜的幫庸(餐廳洗碗、收盤、遞收),讓其營運成本降低,因此反應在餐飲上。以台灣的NT$190非名牌牛仔褲而言,馬來西亞叫價到NT$290~NT$390,而NT$40就可以吃到色香味全之現場煮炒餐飲。現在之馬來西亞職業婦女開始在職場上作有效的發揮,她們不再有後顧之憂,因為煮飯洗衣和家庭打掃工作都交由外勞打理,更不用怕老公用沒飯吃作為不回家的藉口。父母回家所要作的就只是親子活動。
馬來西亞有許多買不起高價房子的民眾,政府有提供便宜之國宅,大約卅五萬到五十萬新台幣不等。為什麼會有如此低價國宅呢,因為這些國宅是由低勞資的外勞所蓋。馬來西亞建築工人有3/4為外勞,只有師父級的技術技工或需經驗之特殊技工由本地人作,其他需勞力和長時工,或太陽下辛苦勞作的似乎都已由外勞替代。按估計,假設沒有外勞,馬來西亞的建設有三分之二要停工,除了人力不夠外,成本也大大的提高。假設沒有外勞,三座高速公路只會剩下一座。
馬來西亞每天早上馬路和兩旁人行道之樹葉都會被掃得乾淨,兩旁水溝也被清得通暢。家門前環保局所提供之垃圾筒也被清理,這些都是清晨四點起床之外勞的成績。民眾只有每個月繳一百元清潔費給政府,其他一切都由政府環保局幫您處理。換句話說,政府的顧員也有外勞。如果沒有這些外勞,那馬來西亞將滿地垃圾,到處都是樹葉,一雨成災。平常他們還得負責修剪樹木和花草,到處林立的樹木,花牆和草坪,不是天成的,而是一大群外勞默默的勞力支出。
凡是對外、或有冷氣環境、高薪要智慧、和輕鬆的工作,一定看不到外勞,他們只能辛勞的作幕後英雄,馬來西亞假如沒有外勞,繁榮將延長前進廿年。而他/她們的薪資又是多少呢?內室幫庸(家庭或餐飲店)非法NT$5000,而合法約NT$7000,其不受本國勞資法所限,唯獨要負責其吃住。外室勞動(建築、園林、環保)非法約NT$6000,合法約NT$8000。然而馬來西亞人民還是每天大魚大肉,獨立洋房,進口汽車。那裡沒有失業的民眾,而只不肯屈就和不肯工作的失業人,因為那裡有不用耕作,從天上掉下來之榴槤。
2008/12/03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